首页 > 最新播报

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 提升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能级

发布时间:2022-11-10 16:21:55 | 来源:西安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启明

11月5日至10日,以“新时代,共享未来”为主题的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举行。作为世界上首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进博会已经成为中国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窗口、推动高水平开放的平台、全球共享的国际公共产品。

第五届进博会是党的二十大后我国举办的首场重要国际展会。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定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坚持经济全球化正确方向,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联动效应,不断以中国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

习近平主席在开幕式上的致辞,向全世界公布了中国将推动各国各方共享中国大市场、制度型开放和深化国际合作“三大机遇”的具体举措,用实际行动阐释了党的二十大关于中国致力于推动发展开放型世界经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的主张。本届进博会也再一次用高规格、高水平、高质量、高人气的盛况向世界兑现着中国开放承诺:共享发展机遇,共创美好未来。

本届进博会上,127个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参加企业商业展,66个国家和3个国际组织亮相国家综合展,284家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参加企业展,数量超过上届,回头率近90%。世界最大的10家技术装备公司、最大的15家汽车制造商、最大的10家医药器械制造商和最大的10家医药制造商等都前来参展。六大展区展出数百项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其中既有聚焦美好生活的消费品和农产品,也不乏蕴含全球领先科技的各类高精尖医疗器械和技术装备。展台特装比例达到96.1%,高于上届水平。在采购方面,39个政府交易团、近600个交易分团到场参会,一场场热火朝天的供需洽谈、交流合作在这里上演。从6日到9日,本届进博会连续举办94场发布活动,共发布170余件新品,其中全球首发71件、亚洲首发34件、中国首展66件。

数字技术赋能在本届进博会上得到了充分体现。国家展继续以线上方式举办,运用增强现实、实时渲染等技术,展示各国科技创新、文化艺术、投资环境等内容,为观众带来沉浸式观展体验。广泛运用先进数字技术,不断提高招展招商、展品展示、对接洽谈等方面数字化水平,积极推动各方通过“云端”洽谈合作。今年进博会还首次尝试推行“数字进博”展示平台,实现300多家技术装备领域展商在线展示,充分利用“云展示、云发布、云直播、云洽谈”等方式,赋能精准撮合对接,提高参展参会实效。

为贯彻落实数字中国战略,服务数字经济发展,满足市场迫切需求,本届进博会新设人工智能专区,规模5000多平方米,展商包含众多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人工智能专区包含运动、办公、工业、教育、艺术、餐饮、娱乐等场景,举办RoboCup机器人世界杯足球赛、机器人舞蹈表演、VR电竞大赛等活动。专区围绕元宇宙和智慧城市两大主题进行展示,助力人工智能行业发展。

作为进博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五届虹桥国际经济论坛更加聚焦“开放”主题。本届虹桥论坛以“激发全球开放新动能共享合作发展新机遇”为主题,分为“开放共担”“开放共治”“开放共享”三个板块,举办“RCEP与更高水平开放”高层论坛、《世界开放报告2022》发布暨国际研讨会等分论坛,规模从14场扩大到24场,探讨全球开放发展热点议题。

金融如何发挥服务实体经济作用,与其他经济部门共同构筑稳定安全、互利共赢的产业链供应链体系,促进贸易投资顺畅化和经济增速回暖,一直以来都是进博会的热议话题。本届虹桥论坛围绕金融开放设置议题,举办中国资本市场高质量对外开放、金融支持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推进转型金融促进绿色低碳发展等分论坛,紧扣境内外经济金融新形势、新变化,回顾近年来资本市场一系列高水平制度性开放举措所取得的成效,探讨推进资本市场全方位制度型开放和提升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能级的新政策、新举措,强化金融在稳链固链、绿色低碳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为我国资本市场提高资源配置功能、高效服务实体经济发展贡献智慧。

上海是国内大循环的中心节点,也是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战略链接,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发挥着龙头辐射作用。上海具有完备的金融市场和完善的金融基础设施,已基本建成与我国经济实力以及人民币国际地位相适应的国际金融中心。随着2021年7月《关于支持浦东新区高水平改革开放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的意见》落地,到2021年8月上海市政府印发《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十四五”规划》,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正迈向更高发展水平的进阶之路,步入创新发展的3.0时代。

过去5年,上海金融改革开放创新深入推进,金融服务体系不断完善,资本市场服务科技创新和实体经济的能力明显增强。上海自贸试验区及临港新片区金融开放创新先行先试作用显著,创设自由贸易账户体系,在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自贸试验区银行业务创新监管互动机制、航运保险产品注册制等方面推出了一系列创新举措。直接融资规模持续扩大,对重点产业、中小微企业和区域一体化发展的金融支持不断加大,上海金融市场直接融资额从2016年的9.7万亿元增加到2021年的18.3万亿元。上海国际金融中心与科创中心的联动效应日益增强,上海科技创新策源地功能进一步强化。2018年以来,上交所深入推进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重大改革任务,目前科创板已有483家上市公司,IPO融资累计超过7300亿元,总市值超6万亿元,初步形成支持科技创新的市场生态,日益成为硬科技企业上市的首选地。

由中国商业史学会“一带一路”专业委员会、当代世界(北京)信息科技研究院和北京国声丝路国际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联合发起共建的“智投中国”创新赋能平台将为不断提升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能级做出贡献。“智投中国”创新赋能平台聚焦金融和科技融合发展,通过深入开展数字金融、绿色金融、创新金融和资产管理等服务板块,将充分发挥北京金融街与上海陆家嘴禀赋资源联动优势,全力打造“智投中国”开放创新的战略对接平台、投资合作的交流平台和金融服务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枢纽平台,支持和培育具有关键核心技术的自贸试验区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小巨人”企业成长壮大,为金融业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北京国声丝路国际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将把服务实体经济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促进金融活,经济活。“智投中国”创新赋能平台将充分发挥金融的引领和服务作用,整合链接北京金融街、北京自贸试验区、上海陆家嘴金融贸易区、科研院所、新型研发机构、国家一级学会、新型智库、企业等资源要素,促进金融科技研发创新及成果转化,推动实现“科技—产业—金融”高水平循环。加快培育、挖掘和发展新动能,重点拓展金融科技对智能制造、绿色发展、健康养老、文化产业等领域的服务创新,建设一批具有示范意义的金融科技服务实体经济应用场景,服务全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为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数字中国、乡村振兴、碳达峰碳中和等战略实施提供有力支撑。(作者吕晓光系中外智库执行主任)